疫苗接种与癫(癎)和脑病:被误判了的相互关联性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2)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儿童尤其婴幼儿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一旦控制不力,极易酿成群体性高病死率与致残率.自19世纪末人类成功首创天花疫苗并有效控制该病在全球流行之后,各种特异性疫苗相继问世,为有效阻止诸多传染病的侵袭流行,降低人群病死率和残疾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做出了卓越贡献,堪称医学发展史上一个造福人类的巨大成就[1-3].然而,随着多种疫苗在全球的日益广泛应用,与预防接种相关或疑似相关的不良事件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在众多的疫苗反应投诉中,人们均把主要目光聚焦在接种百日咳或麻疹疫苗后产生的多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上,它们不仅发生率较高,且时有严重后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常规接种的各种疫苗,尤其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DTP)和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measles-mumps-rubella,MMR)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在各国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不仅实事求是地澄清了各种疫苗的安全性问题,最重要的是为既往强加在DTP和MMR接种后不良反应中的所谓"疫苗性癫(癎)"、"疫苗性脑病"或"孤独症群"正本清源,皆未发现疫苗与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相关性的可信证据,从而大大消除人们对疫苗接种的恐惧心情.英美等很多国家已强调不应将病情稳定的惊厥、癫(癎)或其他原因脑病等神经疾病列为小儿疫苗接种的禁忌证[1,3-6].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