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年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测定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2015)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保存的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对几种临床常用代表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McCoy细胞培养法,以能够抑制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沙眼衣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扩增后感染率达90%以上的70株菌株进行MIC值测定.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MIC值2012年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已达耐药水平.2013年组及2014年组MIC值明显下降,抗菌活性恢复到敏感水平.各组的MIC90分别为:2012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8.0mg/L,司帕沙星MIC90=5.12 mg/L,莫西沙星MIC90=2.0mg /L.2013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0.5 mg/L,司帕沙星MIC90<0.04 mg/L,莫西沙星MIC90 =0.0032mg/L.2014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0.5 mg/L,司帕沙星MIC90<0.04 mg/L,莫西沙星MIC90<0.0016mg/L.另外,2013年及2014年组阿奇霉素的MIC90较2012年组升高4倍,但仍属于敏感水平,分别为:2012年:0.0064 mg /L;2013年:0.025mg /L;2014年:0.025mg /L.其余药物三组间MIC值大致相同.结论 2013年及2014年组较2012年组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有明显下降,提示敏感性有提高.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
更多
关键词
Chlamydia trachomatis,Antibiotics,Antibacterial activ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