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71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2019)

引用 5|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收治的37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饮酒史、肝损伤药物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从2015年至2018年,我院DILI患者在肝病住院患者中的年度构成比逐渐增高,其中男女比例为1:1.25,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221例,59.57%);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有中药(33.25%)、抗肿瘤药(17.63%)、抗微生物药(14.61%),其中单药环磷酰胺(5.54%)最多;74.39%有临床症状,主要为乏力(56.33%)、食欲下降(55.53%)、黄疸(36.93%);临床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69.54%),ALT、AST升高易出现肝细胞损伤型(P=0.000),年龄大者、ALP高者易出现胆汁淤积型(P分别为0.01、0.000),有肿瘤病史者、白蛋白高者易出现混合型(P分别为0.01、0.000);85.98%的DILI预后好,14.02%预后差,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4.12,P=0.00)、基础肝病(OR=2.54,P=0.02)、总胆红素(OR=1.01,P=0.00)、胆汁淤积型(OR=4.04,P=0.01),危险程度为年龄>胆汁淤积型>基础肝病>总胆红素,白蛋白为保护因素(OR=0.21,P=0.00).结论 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其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特异,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多数预后良好,少数预后差,年龄大、有基础肝病、TBIL高、胆汁淤积型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白蛋白高有助于DILI的好转.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