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药指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效果的影响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用药指导对华法林抗凝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口服华法林≥3个月的患者。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1个月网络组(术后1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2次)、术后1个月对照组(术后1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术后3个月网络组(术后3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4次)和术后3个月对照组(术后3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等4组。比较网络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术后1或3个月INR及INR达标率。结果:设定时段内在湘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420例,术后均口服华法林抗凝。42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266例(63.3%),纳入术后1个月网络组者71例、术后1个月对照组者178例;术后3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132例(31.4%),纳入术后3个月网络组者46例、术后3个月对照组者77例。术后1个月网络组患者年龄小于、INR达标率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低于术后1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10)岁比(53±11)岁, P=0.009; 64.8%(46/71)比45.5%(81/178), P=0.006; 21.1%(15/71)比46.6%(83/178), P<0.001];术后3个月网络组INR和INR达标率明显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5±0.45)比(1.84±0.62), P=0.044; 67.4%(31/46)比30.9%(30/97), P=0.002; 30.4%(14/46)比54.5%(42/77), P=0.009]。 结论:网络用药指导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效果,提高患者INR达标率。抗凝不达标主要表现为抗凝不足,应予重视。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