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热成像测温在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意义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2019)

引用 3|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红外线热成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局部温度变化特点,以探讨其对脓毒性休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产科正常分娩、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正常的婴幼儿及幼儿园、小学体检正常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瑞士FLIR T400型红外线热像仪对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测量,测量其在治疗前的中指、母趾根部及胸骨柄的温度,一个部位测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取焦距对准中指根部、母趾根部、胸骨柄的显示最大值,并与对照组比较,把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指根部、母趾根部的温度分别为(28.81±2.27)℃、(27.76±1.99)℃,低于对照组的(35.12±0.43)℃、(33.6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脓毒性休克患者胸骨柄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双足末端可见黑色低温影像,对照组患者双足末端可见金黄色正常温度影像.结论 红外线热成像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指、母趾根部温度的观察,有望为休克患者的无创监测其微循环功能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