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雄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

Chongqing Medicine(2018)

引用 3|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HP)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有高血压病史且新近确诊的B P H患者,或者有明确B P H史但未进行药物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110例.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标准化降压治疗)和非那雄胺组(给予标准化降压治疗+非那雄胺).患者于基线及治疗12个月后检测生化指标、血清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C-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患者治疗后的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睾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及PV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坐位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坐位血压(123.1±3.6)mm Hg较常规治疗组(127.5±4.2)mm 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抑制BHP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生成,降低血清PSA水平,改善IPSS评分及缩小PV.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