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17)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剂量、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于治疗后1、2及4周末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帕利哌酮血药浓度;于基线期、治疗后1、2及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于基线期和治疗后4周末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泌乳素检查.结果 治疗后1、2及4周末的服药剂量分别为(7.24±1.50),(8.89±1.29)和(9.63±1.77),与相应时间的血药浓度(18.64±7.93),(25.44±10.71)和(27.65±13.89)呈正相关(P<0.05);帕利哌酮血药浓度(30.91±17.99)与女性患者的血清泌乳素(117.9±50.66)相关(P<0.05);未发现帕利哌酮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TESS量表以及体重增加值相关(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间、出现锥外系反应组患者与未出现锥外系反应组间血药浓度比较差异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可能与服药剂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与女性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