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近中期随访研究

China Medicine(2018)

引用 1|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患儿行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PBAV)术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BAV治疗的先天性AS患儿15例(AS组),其中主动脉瓣中度狭窄组(A组)5例,重度狭窄组(B组)10例,另选取本院同期经超声心动图确定心内结构及功能正常,且心电图无异常15名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AS患儿PBAV前后跨主动脉瓣压差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及与对照组的差异,评估不同严重程度AS患儿的PBAV术后转归.结果 ①经导管监测A组和B组患儿PBAV术后跨主动脉瓣压差均低于术前[(17.6±4.3)mmHg(1 mmHg =0.133 kPa)比(57.0±2.0)mmHg,(46.3 ± 28.0) mmHg比(92.3±25.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超声心动图监测A组和B组患儿PBAV术后72 h和术后1、3、6、12个月跨主动脉瓣压差均低于术前[(19.4±6.9)、(19.3±4.5)、(19.2±4.3)、(20.8±5.4)、(21.2 ±6.0)mmHg比(60.4±1.1) mmHg,(53.5±23.3)、(53.8±21.9)、(50.9±23.8)、(52.9±23.9)、(55.2±24.5)mmHg比(101.4 ±2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各时点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A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术前(P<0.05),B组术后72 h和术后1、3、6、12个月LVMI均低于术前(均P<0.05);A组手术前后各时点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A、B组患儿术后各时点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PS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均高于术前(均P<0.05);A组术前MAPSE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1个月GLS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B组术前、术后72 h和术后1、3个月MAPSE、GLS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④A组自术后1个月开始、B组自术后72 h开始舒张期经二尖瓣口血流E峰速度/舒张早期心肌纵向运动速度较术前降低(均P <0.05),但2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BAV术治疗中重度儿童先天性AS安全有效,术后跨主动脉瓣压差、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中度狭窄患儿较重度狭窄患儿术后收缩功能恢复更快;所有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恢复较收缩功能恢复延迟.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