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接触下颌神经管的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新进展

Jiangxi Medical Journal(2018)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由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变, 遗传及环境的变化,咀嚼器官也在慢慢地发生退化,例如牙量骨量不调,牙列出现拥挤,牙齿萌出异常等. 下颌第三磨牙常因萌出方向不正, 或萌出位置空间不足而阻生,因为它是最晚萌出的牙齿,并且还位于牙列的最后端. 根据资料显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IMTMs)率高达59%-79%,因为IMTMs经常会导致冠周炎、牙髓病变、邻牙的龋坏、加重牙列拥挤等问题,建议尽早拔除. 因为下颌第三磨牙位于牙列的最后端,且牙根距离下颌神经管较近,其毗邻关系较为复杂,在拔除时常常导致较大的创伤,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在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当中,下牙槽神经受到损伤是比较常见的. 根据数据显示, 采用常规方法对近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 的IMTMs直接一次拔除,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率普遍在13%-25%之间[1-3]. IAN一旦遭受损伤,患侧口角及下唇感觉功能就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功能缺失. 在损伤后,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蚁走感等感觉;痛觉过敏也会伴随着整个的恢复过程, 即轻轻地触碰皮肤或黏膜就会感觉到类似烧灼样异常感觉或疼痛. 这样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也给患者在精神上造成一定的的痛苦. 因此,我们临床工作者在临床手术中应尽量减少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减轻患者痛苦.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