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2018)

引用 0|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7-01)收治的45例APL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45例非APL的AML患者为本研究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方案进行免疫分型,抗原根据抗原表达强度分为5级进行分析.结果:典型APL细胞抗原表达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CD117、CD64、CD13、CD38、MPO、CD33,CD34与HLA-DR很少表达.伴淋系表达组半年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非伴淋系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白血病细胞群在FCM CD45/SSC双参数设门的散点图上表现为较高的侧向角散射(SSC)和中等的CD45荧光强度,高表达MPO、CD13、CD33、CD117、CD64,其次为CD15、CD11b表达率较低,结合白血病早期抗原检测如CD34、HLA-DR等容易与其他AML亚型细胞区别开采.因此FCM免疫分型对APL患者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本研究中关于伴淋系抗原在APL患者中表达以伴CD2表达最高,但伴淋系抗原表达组半年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非伴淋系抗原表达组,也说明了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