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茶年限降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并促进大团聚体中钾素释放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2020)

引用 1|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供钾和释钾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指导茶园土壤施肥、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四川省雅安市草坝镇茶园农业生态区植茶年限分别为5 a、10 a、15 a和30 a的原状土(0—15和15—30 cm),利用湿筛法分离出粒径>2 mm、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的土壤样品,分析其稳定性、各粒级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并采用四苯硼钠(NaTPB)浸提法探讨了其有效钾释放特征.[结果]各植茶年限土壤均以大团聚体(粒径>0.25 mm)为主,质量占比为75.87%~95.75%,但随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显著减少(P<0.05),且各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均明显减小.15 a和30 a的茶园土壤中同一粒级团聚体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高于5 a和10 a茶园.5 a和10 a茶园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中速效钾含量分布较为均匀,15 a和30 a的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大粒级团聚体的增加而增高.土壤缓效钾在各年限茶园均表现为微团聚体(粒径<0.25 mm)高于其他团聚体组分.各茶龄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效钾累积释放量在102.3~236.5 mg/kg,且呈现前期快、后期较稳定的趋势,释放过程均以扩散模型拟合程度最好.进一步比较表明,植茶15 a和30 a的土壤团聚体有效钾累积释放量明显高于植茶5 a和10 a时的土壤.[结论]茶园土壤中以大团聚体(粒径>0.25 mm)的比例最高,但随植茶年限的增加,微团聚体(粒径<0.25 mm)比例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特别是15—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减少促进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的释放,因而,植茶15 a和30 a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5 a和10 a的茶园高,但是会耗竭土壤钾库,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利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