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方式对青海省高寒草甸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光谱学特性的影响

Acta Agrestia Sinica(2019)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深入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对青海省高寒草甸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和结构特性的影响,以次生沙棘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和天然放牧地等4种利用方式土壤作为对象,研究了其0~10 cm和1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质含量、紫外-可见光光谱及其特征参数、荧光光谱及其特征参数等.结果表明,0~1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天然放牧地>退耕还林地>次生沙棘林>农田.10~20 cm土层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及有机碳含量在退耕还林地和次生沙棘林中较高.有机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复杂程度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天然放牧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较高,含有较多的多环芳烃.研究结果指出,天然放牧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结构更为复杂,稳定性更强,对维护青海省高寒地区碳库平衡和生态稳定有积极作用.0~1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结构更为复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