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肠炎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9)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2017年2月,山东省某兔场出现以母兔流产、死亡,仔兔脾脏肿大、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病,实验室确诊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针对此疫情,我们筛选出一套快速、准确的兔肠炎沙门氏菌检测法.利用此方法对该兔场的两个兔舍、分兔场和周边兔场样品进行肠炎沙门氏菌检测,并对不同兔场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鉴定和药敏试验.最后进行了自家灭活苗的一次免疫和两次免疫免疫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兔场的粪便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0.30%~73.33%;各场分离菌株为同一序列型,都是ST.11;不同兔场分离菌株的耐药谱明显不同,最多可耐8种药物,最少的也耐2种药物,对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最高;自家苗不同次数免疫均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但两次免疫效果优于一次免疫.本研究为家兔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了经验和参考数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