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区鱼虾混养模式下密度对罗非鱼的生长、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Freshwater Fisheries(2019)

引用 2|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优化鱼虾混养模式,设置不同的罗非鱼(Oreochromis)养殖密度(6000、8000和10000尾/667 m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轮捕轮放,每次5000尾/667 m2,通过150 d的养殖比较分析罗非鱼生长、 血清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结果显示:3个密度下罗非鱼增重率分别为71194% 、69285% 和49977%,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37%/d、4.36%/d和4.14%/d;10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血清中葡萄糖、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浓度均低于6000尾/667 m2和8000尾/667 m2密度组,而血清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免疫基因C-LZM表达量随着养殖密度的上升显著下调,而IL-1β、TNF-α 则与之相反,6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肝脏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0000尾/667 m2组.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下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生长、 血清代谢、 肝脏免疫基因表达影响显著,建议罗非鱼密度不高于8000尾/667 m2.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