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和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17)

引用 5|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特性,随机选取传统池塘(TP)、高密度循环水系统(HD-RAS)和水泥池塘(CP)养殖模式下的鲜活斑点叉尾(鱼回),测定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显示,TP和HD-RAS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CP;CP的肝体比(2.35%±0.22%)显著高于TP和HD-RAS;与TP相比,HD-RAS和CP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低,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更高;HD-RAS肌肉的亮度值(L*)(58.18±3.56)、 红度值(a*)(6.05±1.08)最高,CP最低,分别为48.15±6.04和4.81±0.84;传统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鱼回)熟肉率最低,离心损失、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最高,HD-RAS和CP之间差异不显著;HD-RAS和CP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高于TP,但3处理组间的内聚性和回复性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水泥池塘养殖模式易造成斑点叉尾(鱼回)生长减慢,而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在该养殖模式下肌肉具有更高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同时呈现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high density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growth performance,muscle quality,Ictalurus punctatus,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