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尾矿基质下2种人工灌木林特征及其土壤结构改良效益分析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8)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植被恢复对尾矿生态修复效益,以铁尾矿区人工造林的沙地柏(Sabina vulgari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尾矿为对照,调查林分垂直结构、林内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并测定土样粒径分布、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2种人工灌木林群落结构简单,垂直结构均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不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度指数均表现为紫穗槐林>沙地柏林.紫穗槐林总生物量(20.78 t/hm2)约为沙地柏林总生物量(7.31 t/hm2)的3倍.相对来说紫穗槐林下草本发育的更好,生长状况优于沙地柏林.2)2种灌木林下土壤粒径含量分布均为250 μm左右的砂粒含量最多,30μm以下的粉粒含量较少,2 μm以下的粘粒最少.沙地柏林10~40 cm处<150 μm的细粒物质较多,紫穗槐林下0~10 cm土壤<150μm的细粒物质较多.裸尾矿随深度增加,>250 μm粒径的粗粒物质含量增加.3)紫穗槐林地土壤0~60 cm大团聚体(0.25 mm<d<10 mm)总含量最高(29.3%)、沙地柏林地次之(28.7%)、裸尾矿样地最低(18.3%).沙地柏林随土壤深度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紫穗槐林0~10 cm表层土壤的大团聚体含量较高,裸尾矿随深度无明显变化.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