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特征分析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7)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和2010-2015年夏季FY-2卫星TBB资料综合分析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东移型高原MCS,结合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及热力条件方面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东移型高原MCS年均引发四川盆地的区域性暴雨3~5次,以6月和8月居多,日变化特征明显,午后与夜间有利于形成与发展;MCS主要起源于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北部与川西高原南部地区3个源地,约6~15 h后移入盆地,多集中在盆地西南区域造成暴雨天气.将MCS按源地分为3类,进一步分析表明,3类MCS初生阶段其高空影响系统均为南亚高压与东风急流,而低空影响系统则分别为:西藏东北部的高原切变线、青海东南部的高原低涡和川西高原的短波槽;孟加拉湾至西藏东南侧克鲁河附近的水汽通道为3类MCS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同时,大气加热导致的抽吸效应,进一步促进了MCS的形成,其发生频数与大气热源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