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启示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通道地区位于雪峰弧形带西南段,区内金矿化较普遍,产出有茶溪、黄垢和金坑等中小型金矿床,但该区研究程度很低.为探讨矿床成因,对金矿床中不同产状的黄铁矿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岩矿鉴定结果显示:3个金矿床黄铁矿晶形主要为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和他形—半自形粒状;MLA面扫描结果显示,黄垢矿区金主要以裂隙金或包体金赋存在黄铁矿中.EPMA常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总体上富铁亏硫,含少量砷.3个矿区黄铁矿的δFe、δS值分布集中,与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的特征一致.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金坑矿区黄铁矿的Co/Ni比值投点多数小于1,反映流体以变质热液为主;黄垢矿区的黄铁矿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其中产于细脉中的黄铁矿Co/Ni比值接近于0,为热液成因.As-Co-Ni图解显示金坑和黄垢矿区的黄铁矿主要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成矿温度应为中—低温.比较而言,金坑矿区黄铁矿中成矿指示元素(如Au、Ag、Cu、Pb、Zn等)含量较高且稳定,暗示金坑矿区比黄垢矿区更有利于形成中—大规模的金矿.总体上通道地区金矿剥蚀较浅,深部仍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