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广东省动物性水产品7种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Journal of Food Safety & Quality(2020)

引用 4|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广东省水产品中7种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7~2019年在广东省的17地市总共采集875份动物性水产品样品,进行创伤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以及沙门氏菌共7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17~2019年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43.20%(378/875),淡水产品致病菌检出率略高于海产品;根据水产品类型分类,致病菌在虾类和蟹类在均有较高的检出率.7种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和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16%,17.26%,12.50%.各地市均有不同程度致病菌检出,其中茂名、清远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较高;广州和潮州的溶藻弧菌检出较高;清远的沙门氏菌检出较高.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是广东省水产品主要污染致病菌;小餐饮和实体店中的致病菌检出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强多种食品的致病菌监测,针对性的提升对小型餐饮业的卫生管理,以降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风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