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前期与奥运期间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特征比较分析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3)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对北京市奥运前后(2008年6~9月)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进行连续监测,获得不同阶段PM25日平均浓度的动态特征,分析气象因素、人为控制管理措施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北五环的生态中心站点(RCEES)颗粒物日均浓度平均值为0.067 mg·m-3,奥运期间的颗粒物浓度(0.060 mg·m-3)比奥运前期(0.081 mg·m-3)减少了约26%.而位于南二环市中心的教学植物园站点(JX)颗粒物浓度平均含量为0.078 mg·m-3.JX站点奥运期间的颗粒物浓度(0.069 mg·m-3)比奥运前期(0.095 mg·m-3)减少了约27%.各个阶段PM25的日变化都基本呈现双峰态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8:00 ~10:00左右,RCEES站点颗粒物浓度为0.068 mmg·m-3,JX站点浓度值为0.089 mg·m-3;另一个峰值出现在晚20:00~22:00左右,RCEES和JX站点颗粒物浓度为0.079mg·m-3和0.083 mg·m-3,这主要与上班交通高峰导致的尾气排放污染和道路扬尘污染等有关.研究气象参数发现奥运期间与奥运前期气象条件无显著差异,属于高温高湿风力不大的典型北京夏季天气条件.奥运期间颗粒物浓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风速、相对湿度及降水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连续多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和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环境效益.在自然因素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人为控制因素对奥运期间颗粒物的下降起到主导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