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缓冲带模式识别与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18)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以洱海缓冲带为研究区,利用现场调查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识别洱海缓冲带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下主要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结果表明:洱海缓冲带共分7种模式,其中模式1面积最大,占洱海缓冲带总面积30.46%;模式4岸线最长,占洱海岸线总长度37.14%;村落紧靠缓冲带内圈的模式,其面积和岸线均占洱海缓冲带60%以上.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劣Ⅴ类,流经模式1即外圈-农田-村落-内圈缓冲带的桃溪、流经模式3即外圈-农田-村落-农田-内圈缓冲带的罗时江、流经模式5即外圈-村落-内圈缓冲带的白鹤溪,主要受缓冲带内农田面源、农村生活源、旅游污染等的影响,水质均为劣Ⅴ类.洱海缓冲带内村落与景区、高施肥种植农田、分散式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的污染,直接影响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洱海湖岸线系数为2.28,沿岸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易受外源污染输入的影响.应治理临近洱海的村落和农田型缓冲带,削减缓冲带内污染负荷量,减轻对洱海的污染.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