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镇静性抗组胺药治疗的安全界限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2000)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自从1910年Dale和Laidlaw发现组胺与变态反应的密切关系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可以拮抗组胺的物质。从1945年合成苯海拉明至今,抗组胺药的研制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10余年来,新型、高效、低副作用的抗组胺药不断问世,使它们成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1966年,Ash和Schild发现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有两类,即H1和H2受体。通常所说的抗组胺药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另有一类H2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H2受体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对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可能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 第1代和第2代抗组胺药 从1945年到1981年,陆续上市了40余种抗组胺药,统称为第1代抗组胺药,又称传统抗组胺药。诸如苯海拉明、氯苯吡胺(扑尔敏)、羟嗪等。它们的普遍缺点是对组胺受体的低亲和性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自1981年以来陆续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新型抗组胺药,称为第2代抗组胺药。首先上市的是特非那丁(terfenadine);后来相继有阿司咪唑(astemizo1)、阿伐斯丁(acrivastine)、氮卓斯丁(azelastine)、西替立嗪(cetirizine)、埃巴斯丁(ebastine)、氯雷他定(1oratadine)、美喹他嗪(mequitazine)和左卡巴斯丁(1evocabastine)等。 传统的H1受体拮抗剂大多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因而患者用后困倦。新型抗组胺药主要是为了克服这一类副作用,并追求起效快和作用时间长而研制出来的。它们大多具有较传统抗组胺药强的抗H1受体作用,药效维持时间一般较长,所以每日用药仅1~2次即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