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性状的毛花雀稗遗传多样性分析

Northern Horticulture(2020)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以6份不同来源的毛花雀稗种质为试材,测定其11个表型性状,计算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揭示毛花雀稗种质间的遗传差异.结果 表明:11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8.65%,其茎节间长度、茎长粗比、鲜质量和干质量4个指标变异系数均超过50%;株高的Shannon-Weaver指数最低,生长速度的最高.株高与茎节直径和叶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21(P<0.01);鲜质量与株高和茎节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852和0.869,呈显著相关(P<0.05);而干质量与株高呈显著相关(P<0.05),与茎节直径和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925、0.971.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5.24%,贡献较大的株高、叶长、鲜质量和干质量4个因子可以作为毛花雀稗种质的综合评价指标.聚类分析显示毛花雀稗种质群体可分为2个大类群,与其它种质相比地理距离最大的美国种质为第一类群,来自亚洲的5个种质为第二类群,而第二类群又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亚类群,越南种质单独为一个亚类群,来自贵州的4个种质为一个亚类群.可见美国种质与亚洲种质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可在育种中挖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