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和前期含水量对大别山区不同作物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HONG Yuxin,YAO Rui,SUN Peng,WANG Junhong,WANG Wen,HU Lei, LING Jiayan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茶叶、桑树、红芋)2016—2017年逐日连续观测数据,定量研究土壤含水量与天然降雨条件下产流产沙规律与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7月为产流高峰期,该时期各小区产流量占年产流量的76%(桑树),57%(茶叶),70%(红芋).3种作物对产流产沙的抑制效果为茶树地>桑树地>红芋地.(2)各作物年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全年变化呈"W"形.其中表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排序为茶树地>桑树地>红芋地,与作物抑制产流产沙效果排序一致.秋季土壤水分稳定性最强,夏季最弱.全年以桑树为例的乔木对土壤水分稳定效果最好.(3)降雨参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灰色关联度大小为历时>平均雨强>I 30>I 60>雨量.作物小区内产流量贡献度最大变量为降雨侵蚀力,而就产沙量而言,茶叶地与红芋地的产沙量贡献度最大变量为I 30,对桑树地产沙贡献度最大变量为降雨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