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10)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肝移植术中相对热缺血(relative warm ischemia time,RWIT)造成胆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胆道相对热缺血0 min(A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B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并于术后每日腹腔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C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外引流模型,检测各组术后2 h及术后第1、3、5天胆汁中总胆汁酸(total bilirubin,TBA)浓度、磷脂(phospholipid,PL)浓度、TBA/PL值,并留取胆道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检测胆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γ-GT)水平作为观察胆管损伤的指标.结果 A组术后TBA、PL及TBA/PL均稳定,未出现明显变化;TBA浓度:术后早期B、C组明显低于A组(F=19.662,P<0.05),此后逐渐升高,到第3天各组之间已无明显差异(F=1.244,P>0.05).PL浓度:术后B组较C组下降明显,此后缓慢升高,至术后第5天仍低于C组(t=2.832,P<0.05).TBA/PL值:术后早期B组明显高于A组,并于术后逐渐升高,至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术后第5天开始下降.C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变化,在各个时间点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05).胆道损伤评分(胆汁ALP水平、γ-GT水平、胆道病理形态学评分、线粒体平均体积及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密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对照组)大致正常,B组(相对热缺血组)最重,C组(干预组)较轻.结论 胆道相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使肝移植术后早期分泌的胆汁中胆盐及磷脂分泌均降低,其中胆盐早期恢复分泌,而磷脂恢复分泌较迟,导致了早期TBA/PL值增高,胆汁毒性增强,是导致胆道损伤的因素之一;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增加胆汁中磷脂浓度,并降低TBA/PL值,减少胆汁毒性,减轻因相对热缺血导致的胆道损伤.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