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诊疗作用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2018)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诊疗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透析患者270例,根据TEG综合凝血指数分为非高凝组、高凝组,分析两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并研究影响组间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高凝组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白蛋白明显低于非高凝组[(4.69±0.94)min与(6.29±1.63)min、(0.93±0.13)min与(1.51±0.58)min、(27.54±7.81)g/L与(34.26±8.39)g/L,P值均为0.000];高凝组Angle角、血栓最大强度(MA)、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蛋白/肌酐、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非高凝组[(76.76±2.23)°与(68.19±7.65)°、(75.13±3.81)mm与(66.35±7.81)mm、(4.28±0.93)g/L与(3.56±1.10)g/L、0.4(0.15,0.91)mg/L与0.22(0.12,0.52)mg/L、(276.03±127.15)×109/L与(198.18±78.46)×109/L、5430(2579,9634)mg与2620(692,5286)mg、4864(2341,7712)mg/g与2557(840,5805)mg/g,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见临床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综合凝血指数分组与Angle角、血栓最大强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蛋白/肌酐、蛋白定量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522、0.307、0.354、0.293、0.216,P均<0.05);与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白蛋白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2、-0.496、-0.36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是综合凝血指数分组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007(1.002~1.013)、0.868(0.827~0.912)、1.510(1.042~2.187),P均<0.05)].结论 TEG是能反映CKD患者凝血状态的更为敏感的指标,且对CKD患者的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是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的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