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16)

引用 2|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头颈动脉CTA中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的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根据临床需要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188例患者,按检查日期(2周为一组)分为A1(45例)、A2(48例)、B1(45例)、B2(50例)组,分别采用不同的CTA扫描模式和启动方式组合进行扫描。A1组: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A2组: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B1组:常规螺旋扫描模式+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B2组:常规螺旋扫描模式+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测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基底动脉、上腔静脉、颈内静脉及横窦处CT值和噪声)和主观评价(进行硬化伪影干扰评分和诊断可接受性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4组图像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1、A2、B1、B2组的横窦CT值分别为(124±30)、(151±34)、(130±37)、(160±3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CTA启动方式间横窦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扫描模式对横窦CT值无影响(P=0.162)。4组间其他部位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噪声较常规螺旋扫描模式高。4组图像均可用于诊断,诊断可接受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伪影干扰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扫描模式下,硬化伪影干扰评分A1较A2高,B1较B2高。A1、A2、B1、B2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45±5)、(35±4)、(49±4)、(35±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对比剂用量高于A2、B2组。4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79±0.07)、(0.81±0.08)、(1.49±0.11)、(1.51±0.1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辐射剂量低于B1、B2组。结论头颈动脉CTA检查中Flash扫描模式与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组合时,图像质量及诊断可接受性较好,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giography,Tomography,X-ray computed,Radiation dosage,Contrast media,Comparative stud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