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检查对进展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2013)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检查对进展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6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内镜检查中依次使用白光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窄带光谱内镜)和Lugol碘液染色(染色内镜)观察模式进行观察,分别记录病灶长度.将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下的癌旁异常黏膜作为可疑边界取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计算与白光内镜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的差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手术入路和吻合方式,对未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其最终的治疗方式.比较内镜检查前后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 162例患者中,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一致者121例,不一致者41例.41例患者中测量差值为1 ~3 cm者22例,>3 cm且≤5 cm者8例,>5 cm且≤10 cm者7例,> 10 cm者4例;测量差值>5 cm的患者均为多发斑片状不着色.以上4类患者中,分别有1、2、2、4例最终接受了新辅助放化疗,其余3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1例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取可疑的癌旁黏膜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鳞状细胞癌31例、原位癌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2例修改了手术方案,其中2例由胸内吻合改为颈部吻合,3例由主动脉弓下吻合改为弓上吻合,7例由单纯经腹手术改为经胸腹两切口手术.结论 内镜检查中启用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测量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的准确性更高,对于在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应取癌旁异常黏膜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