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路单开门术中椎板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的影响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2019)

引用 2|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术中椎板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椎板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C组,A组35例,采用缝线悬吊法固定椎板;B组34例,采用锚钉悬吊固定椎板;C组43例,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板开门角度、脊髓漂移距离、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曲度指数( 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变化及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板开门角度及脊髓漂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A组患者JOA评分术前为(7??9±2??2)分,术后3个月为( 9??3 ± 2??8)分,末次随访为( 13??9± 3??4)分;B组分别为( 7??7 ±2??0)、(9??1±2??7)、(13??6±3??7)分;C组分别为(7??8±2??1)、(9??0±2??6)、(13??8±3??5)分,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7??271,P组内<0??001;F组间=11??372,P组间<0??001;F交互=9??831,P交互<0??001).A组患者CCI术前为(22??7±5??6)%、术后3个月为(20??5±4??4)%、末次随访为(16??6±3??0)%,B组患者分别为(21??4±5??2)%、(19??7± 4??1)%、(17??8± 2??9)%,C 组患者分别为(21??1± 5??0)%、(20??8 ±4??6)%、(19??8±4??0)%,A、B组患者CCI末次随访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视觉模拟评分系统,C组轴性症状分布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B组(Z=6??678,P=0??035).结论 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在获得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防止颈椎曲度丢失并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Vertebroplasty,Internal fixation,Axis symptom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