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的临床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09)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在小儿复杂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48例患儿接受了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3.1~14.5岁,平均(5.6±3.0)岁;体重13~56 kg,平均(21.1±10.3)kg;三尖瓣闭锁23例,单心室20例,右心室双出口(远离大动脉型)2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2例,法乐四联症伴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SPO270%~93%,平均(80.2±6.1)%.38例患儿在行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前接受多次手术,包括改良BT分流5例次,肺动脉环缩4例次,双向腔肺分流手术36例次.12例患儿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全腔肺分流手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乳糜胸7例,气胸2例,胸腔金葡菌感染1例,短暂的交界性心动过速2例,均治愈;术后胸腔引流放置3.5~48 d.随访1个月至12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3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2例心功能Ⅲ级,随访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统计分析Ⅰ期Fontan和分期Fontan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引流时间,病死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开窗术有助于围术期恢复,Ⅰ期Fontan在部分患儿中是可行的.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