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透明度的变化分析

[Zhonghua yan k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9)

引用 6|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透明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至8月在青岛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取右眼纳入研究.于戴镜前、戴镜后1d、1周及1、3、6、12个月时对角膜光密度值进行评估,应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光学密度软件进行测量,角膜直径范围以角膜中心为圆点分为≤2 mm、>2 mm且≤6 mm、>6 mm且≤10 mm、>10 mm且≤12 mm 4个区域,角膜厚度分为前(前120 μm)、中、后(后60 μm)3层.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戴镜前后各参数行总体比较,若有差异则进一步采用LSD检验两两比较.结果 40例(40只眼)近视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0.76±1.74)岁.戴镜前角膜光密度值为13.18±0.23,于戴镜早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内:t=-1.594,-1.472,0.064,1.971;P>0.05);戴镜6个月时显著增加并达峰值15.31±0.23(t=7.613,P<0.01),戴镜1年时仍维持较高值15.15 ±0.24(t=7.227,P<0.01).角膜前、中、后层光密度值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基本一致,戴镜早期均有下降趋势,至戴镜后6和12个月明显增加(前层t=7.143,6.177,中层t=7.508,6.563,后层t=6.722,8.533;P<0.01),仅后层于1周时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戴镜前10.21±0.14,戴镜后1周9.91±0.14,t=-2.348,P=0.024).按角膜直径范围分析发现≤2 mm区角膜光密度值于戴镜1个月开始显著增加(戴镜前12.88±0.14,戴镜后1个月13.31±0.19,t=2.158,P=0.037),>2 mm且≤6 mm区于3个月开始显著增加(戴镜前11.71±0.13,戴镜后3个月12.50±0.19,t=3.213,P=0.003),>6 mm且≤10 mm区于6个月时开始显著增加(戴镜前11.40±0.30,戴镜后6个月13.70±0.33,t=7.635,P=0.000),各区高值均持续至1年.与其他直径范围不同的是>10 mm且≤12 mm区域,戴镜前后光密度值无明显改变(F=1.668,P>0.05).另外,早期角膜光密度值的显著降低主要集中在角膜后层及>6 mm且≤10 mm区域内.结论 戴镜早期角膜后层及直径>6 mm且≤10 mm范围角膜透明度一过性升高;但长期配戴塑形镜可引起10 mm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值增高、透明度下降,且以光学区中心最早发生,逐渐向外周扩展,前、中及后层角膜均被波及;此过程可能与塑形镜影响角膜氧供及机械压迫作用,进而导致角膜基质重塑相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ntact lenses,Corneal stroma,Densitometry,Myopi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