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成都稻田水-土界面上锰形态的时空分布特征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

引用 0|浏览33
暂无评分
摘要
以盐酸为介质,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成都某地稻田水-土界面上土壤锰形态、总锰的含量及表面水、孔隙水中可溶态锰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锰含量随淹水时间、土质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水田A可溶态锰的峰值于4、5、6月均出现在水-土界面下3~7 cm处,而水旱轮作田B的峰值则从4月的7~8 cm上移至5、6月的4~5 cm;2块稻田均出现氧化物结合态锰随着水淹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的现象;插秧前氧化物结合态锰含量最高,插秧后残渣态锰含量最高,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锰形态含量很少;2块稻田因灌溉水的酸碱性不同而导致了碳酸盐结合态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2块稻田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9和507μg/g,均未超过我国土壤锰的平均含量,说明该地区未受到锰的污染。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ice paddy,Speciation distribution,Water-soil interface,Manganes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