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干预治疗模式在窦道型结核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Zhonghua shao shang za zhi = Zhonghua shaosha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2016)

引用 6|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回顾性探讨外科干预治疗模式在窦道型结核性创面修复中的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窦道型结核性创面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5例.试验组患者首先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3周,采用磁共振成像结合三维重建软件精确评估创面;然后彻底切除窦道及其周围失活组织,并行VSD治疗(负压值为-26.6 kPa,持续吸引1~2周,每7天更换1次敷料);再通过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皮瓣覆盖创面.对照组患者首先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3周,然后于门诊常规换药处理,每3天更换1次敷料.2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6个月,并随访6~36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抗酸杆菌及结核肉芽肿检出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统计试验组患者的单条窦道率、2条窦道率、3条及以上窦道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和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有5例、2例创面检出结核杆菌,有8例、3例创面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有27例、4例创面呈典型结核肉芽肿表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8 4、0.154 4、1.000 0).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9.6 d,明显短于对照组(94.4 d,X 2=12.986 0,P=0.000 3).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2、1例患者复发结核性创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3 0).试验组38例患者中,单条窦道率为23.7% (9/38)、2条窦道率为28.9%(11/38)、3条及以上窦道率为47.4%(18/38). 结论 应用“抗结核治疗+精确创面评估+清创术+ VSD治疗+外科修复术”的外科干预治疗模式修复窦道型结核性创面,有助于在明确窦道走行的前提下制订最佳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uberculosis,Debridement,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Sinus tract,Precise assessmen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