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西南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成因机理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14)

引用 23|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致密油储层的微观特征及成因机理,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等资料,详细分析了陇东地区长7段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物性控制因素,认为长7段致密油砂岩成岩作用与常规储层具一定差异,整体上储层物性是大地构造背景、沉积条件、岩石学特征、埋藏过程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主要为细砂—粉砂级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10.1%,平均渗透率0.18 mD.成岩特征表现为早期快速埋藏,压实强烈,但由于紧邻主力烃源岩,后期仍具有一定的溶蚀作用,溶孔是主要孔隙类型之一.对物性影响最大的胶结作用为伊利石、铁方解石和铁白云岩胶结,其中伊利石主要形成于早期沉积,云母水化,中后期黑云母蚀变、蒙脱石转化,杂基蚀变及长石溶蚀和钠长石化等,含铁碳酸盐大量出现于有机酸溶蚀之后,是中晚期孔隙继续损失的主要原因.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ight oil sandstone,Ordos basin, diagenesis, formation mechanism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