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残胃发生癌变的Meta分析

Zhonghua wei chang wai ke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8)

引用 1|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广义残胃癌与狭义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并比较残胃癌与原发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的预后.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期刊网残胃癌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日期限于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文献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或组织学证实为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上发生的癌,不限定时间间隔;(2)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3)至少包含患者性别、胃癌手术吻合方式、诊断残胃癌间隔时间、发生部位、治疗方式、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预后等其中一项;(4)同一研究机构或作者发表的相似研究,选取样本量大、最新发表的文献.文献排除标准:(1)摘要、综述、个案报道、会议记录、述评和重复研究;(2)首次疾病非胃癌的研究.将胃癌术后发生的残胃癌分为广义残胃癌(发病不计间隔时间)和狭义残胃癌(间隔时间10年及以上)两组.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1463例胃癌术后残胃癌患者,其中男性1146例,女性317例.广义残胃癌组和狭义残胃癌组患者分别为921例和54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首次吻合方式、肿瘤分化类型、病理T分期、术后病理 TNM分期以及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41,0.926,0.350,0.965,2.311,均P>0.05).狭义残胃癌组较广义残胃癌组男性患者(82.8%比75.7%,χ2=9.909,P=0.002)、肿瘤位于吻合口处者(37.8%比26.1%,χ2=18.091,P=0.000)、行根治性切除术者(84.2%比70.3%,χ2=11.738,P=0.001)以及术后淋巴结阳性者(45.8%比34.5%,χ2=6.319,P=0.012)比例更高,肿瘤体积更大[(5.9 ± 2.2)cm比(4.5 ± 1.9)cm,t=9.151, P=0.000].狭义残胃癌组5年总体生存人数和术后病理Ⅲ~Ⅳ期5年生存人数比例均高于广义残胃癌组(42.7%比30.6%,χ2=10.938,P=0.000;27.5%比18.1%, χ2=4.128,P=0.042);而术后病理Ⅰ~Ⅱ期的两组其5年生存人数比例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67.3%比67.0%,χ2=0.015,P=0.92).残胃癌与原发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 0.79 ~ 1.36, P=0.805);相同病理分期的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RR=1.08,95%CI:0.93~1.26,P=0.328;Ⅲ~Ⅳ期:RR=0.59,95%CI:0.33~1.04, P = 0.111).结论 胃癌术后的广义与狭义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部分差异,而其预后与原发近端胃癌相同.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