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联合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治疗转移性肾癌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8)

引用 1|浏览6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对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联合机器人腔镜手术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联合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对新辅助靶向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舒尼替尼组10例患者治疗前原发灶直径为(5.21±0.71)cm,治疗后为(4.36±0.82)cm,P=0.024;索拉非尼组7例患者治疗前原发灶直径为(5.14±1.13)cm,治疗后为(4.6±1.4)cm,P=0.442;接受阿西替尼治疗的1例患者原发灶直径由5.2cm降至4.5cm;18例患者的原发灶直径由(5.18±0.85)cm降至(4.46±1.03)cm,P=0.029。接受舒尼替尼患者治疗前肺转移灶直径为(3.44±0.19)cm,治疗后为(2.87±0.19)cm,P=0.049;接受索拉非尼患者治疗前肺转移灶直径为(3.13±0.18)cm,治疗后为(2.73±0.18)cm,P=0.141;接受阿西替尼治疗的患者肺转移灶直径由2.8cm降至2.2cm;18例患者的肺转移灶直径由(3.28±0.13)cm降至(2.77±0.13)cm,P=0.009。接受舒尼替尼患者肝转移转移灶治疗前为3.5cm,治疗后为2.6cm;接受索拉非尼的患者治疗前肝转移灶直径为4.1cm,治疗后为3.8cm;接受阿西替尼治疗的患者肝转移灶直径由3.3cm降至2.2cm;3例患者的肝转移灶直径由(3.63±0.24)cm降至(3.10±0.35)cm,P=0.278,所有接受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患者仅发生1~2级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其中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1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RN)1例。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患者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2.64±1.69)min。术前与术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可降低转移性肾癌的原发肿瘤直径,为患者赢得行NSS时机。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具有热缺血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可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肾脏功能,使患者长期受益。这一结论仍需要大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renal cell carcinom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