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免疫组化指标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Zhongguo fei ai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2014)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肺癌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虽然肺癌已是死亡率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仍未达到最高峰[1]。随着肺癌治疗手段的改变,近年来疗效有所改善,然而其预后普遍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15%。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以上,其中大多数组织学类型为腺癌(adenocarcinoma, ADC)(40%-50%)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QCC)(30%)。NSCLC的治疗原则长期依据以解剖学为基础的TNM分期。随着对肺癌基因背景的认识,更多的理论加入了肺癌治疗选择的依据,例如:抗叶酸化疗药物“培美曲塞”只对肺ADC有效[2],贝伐单抗则应归避用于肺SQCC[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 EGFR-TKI)治疗只对有EGFR基因突变者有效[3],克唑替尼只对ALK基因重排的人群有效[4]。因此,肺癌的治疗策略已经从传统的以分期为基础的治疗模式转变为以组织学类型和基因突变为指导的个体化、精准的多学科治疗模式。随着NSCLC的研究进展,更多地依据临床、影像、病理生长类型、基因表达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等特征将NSCLC分成预后不同的多种亚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Lung neoplasm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