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Zhonghua nei ke za zhi(2012)

引用 1|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深低温(-80℃)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完全缓解的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平均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化疗间歇期、血小板计数≥12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加5%二甲基亚砜后置-80℃冰箱中保存;化疗后血小板≤15×109/L时将冻存自体血小板经40℃水浴复苏后输注.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后血小板≤15×109/L时输注3d以内的异体新鲜血小板.2组患者输注前、后分别测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1h、24 h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观察其止血效果.研究组同时计算复苏后血小板回收率.同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输注后1 hCCI为(19.3±6.1)×109/L、24hCCI为(12.2±7.0)×109/L,有效率80%,输血反应率45%.研究组共采集、输注20次,采集血小板计数为(3.4~8.5)×1011.复苏后血小板回收率为(73.51 ±9.03)%(62%~83%).输注后1 hCCI为(17.4±7.6)×109/L,24hCCI为(10.5±5.8)×109/L,有效率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反应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他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止血效果与异体新鲜血小板疗效相当,且输血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减少.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