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hrome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六价铬化合物致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6)

引用 1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六价铬化合物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常用于印染、皮革加工、木材防腐保存、有机合成及某些催化剂的制造等.其毒性大,人体口服六价铬的致死剂量约为1.5~1.6 g,能影响体内氧化、还原代谢,并可与核酸结合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刺激作用,并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早在1935年,德国的工厂医师Pfeil发现铬酸盐工人肺癌高发,随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意大利等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予以证实.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2545名铬酸盐工人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肺癌高发,发病率高达82.08/10万,而对照组为22.79/10万.1990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六价铬化合物为人类致癌物(IARC 1990资料).但到目前为止,六价铬的致癌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六价铬致肺癌的反应机制,从肺癌相关基因调控失常、细胞突变、凋亡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