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与脑梗死大鼠偏瘫侧肢体骨密度和血瘦素水平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2)

引用 1|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大鼠偏瘫侧肢体骨密度和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老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脑梗死模型组30只,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制备偏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综合组)。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时间点,通过测定偏瘫肢体近端骨密度(BMD)、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白介素-6(IL-6)观察骨质疏松情况,同时也观察了血瘦素((L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第1个月起,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血清BGP、BALP和AL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第2月起,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骨密度、BALP和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3月时,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骨密度、血清BALP和AL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第1个月起,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治疗2月起,常规治疗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个月时,两治疗组血清IL-6水平与假手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第1个月起,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2个月起,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第3个月时,常规治疗加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与假手术组血清L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升高血清BGP、BALP、ALP水平,降低血清IL-6水平,改善了偏瘫侧肢体骨密度水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瘦素水平改善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erebral infarction,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serum leptin,bone mineral dens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