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期遮阴条件下3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其光生态适应性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2012)

引用 14|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采用遮阴试验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越冬期不同光强对3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维多利亚’、‘巨人201’和‘游客’)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减弱,各紫花苜蓿品种表皮结构中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开度明显下降;上、下表皮厚度呈上升趋势。随着遮阴强度增加,叶肉组织中海绵组织细胞宽度显著上升,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下降;品种间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细胞宽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叶片结构整体特征中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中脉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随光强减弱而显著下降,组织结构疏松度明显上升,叶脉突起度变化不明显。品种间各叶片解剖性状变幅及可塑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其对弱光适应方式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各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厚度、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光强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紫花苜蓿叶片解剖结构光强敏感特征参数,其中,‘维多利亚’叶片敏感特征参数与光强相关程度较低,与光强相关的性状较少。综合各项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越冬期紫花苜蓿耐阴性与其秋眠性相关,半秋眠型品种‘维多利亚’>秋眠型品种‘巨人201’≥非秋眠型品种‘游客’。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fall dormancy,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s,shading,overwinter,ecological adaptation,plasticity,Medicago sativ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