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原学分析及其肺功能变化

China Modern Medicine(2009)

引用 0|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类型及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临床诊断为右中叶综合征的儿童30例在局麻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做病原学的检测和分类;同时应用2600型和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30例经临床和X线胸片、CT检查证实为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按年龄分成两组,0~4岁组20例用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4岁以上组用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和潮气量与最高潮气呼气流速之比(%V-PF)2个参数来反映0~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MIR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最大肺活量(FVC)、1秒率(FEV1)和最高呼气流速(PEF)共3个参数来反映4岁以上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细菌阳性7例,占23.3%,病原分别为肺炎链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杆菌1例,卡他莫拉菌1例;支原体3例,占10%,腺病毒3例,占10%,结核杆菌阳性1例,支气管异物2例,占6.7%,分别为花生和葵花籽。0~4岁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25-PF:(0.42±0.08),%V-PF:(0.28±0.03),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为25-PF:(0.58±0.12),%V-PF:(0.39±0.06),治疗前后比较,25-PF的t=4.21,P<0.05;%V-PF的t=3.82,P<0.05。4岁以上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1.75±0.32),FEV1:(1.36±0.52),PEF:(2.56±0.78),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2.37±0.78),FEV1:(2.08±0.65),PEF:(3.68±0.80),治疗前后比较,FVC的t=3.05,P<0.05,FEV1的t=2.98,P<0.05,PEF的t=3.12,P<0.05。结论: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细菌、支原体、腺病毒、结核菌以及异物等,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是明显的,治疗后中叶复张,炎症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tiology,Pulmonary Function Test,RLMLS,Childre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