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

Mineral Deposits(2010)

引用 6|浏览36
暂无评分
摘要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geology,volcanic rock,uranium metallogenic model,Qu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